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首页 -> 新闻动态 -> 新闻动态
守候“功勋炉”的航天人
发布时间:2013/10/22  浏览次数:4658 次  来源: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陕西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航天四院  作者:
 

  在距西安50多公里的蓝田辋川秦岭山中,至今,仍有一部分航天人筚路蓝缕,继续创造着属于新时期的“航天精神”。7414厂四车间大件热处理组的14名成员,就是这些为数不多的继续守候在大山里的航天人。近期,记者走进这个群体,探寻了他们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。

留守大山 无悔选择

  7414厂秦岭山里老厂区一座沿河沟建起的高大厂房里,记者终于见到了令四院人引以为豪的“亚洲第一炉”。作为四院型号生产线上的标志性设备之一,虽然30多年过去了,联合井式电炉机组依然雄风不减。

  “联合井式电炉机组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建成并投入使用,主要由预热炉、淬火炉、回火炉、温度控制系统、供气系统等组成,主要承担着多种型号发动机金属壳体和大型金属件的退火、淬火、回火等热处理任务……”,车间负责人张曦宁向记者详细介绍道。上世纪90年代中期,按照国家三线调迁计划,7414厂主体随四院由蓝田山里搬迁到西安东郊田王地区。但由于各方面原因,联合井式电炉机组却依然留在了大山深处,继续一如既往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,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燃烧着自己。20025月,四院党委在为型号产品研制生产做出突出贡献的关键重点设备“树碑立传”时,联合井式电炉机组被光荣地命名为“功勋电炉”。

  如今,当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越来越好时,当昔日的生活场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回忆时,联合井式电炉机组的操作者——7414厂四车间大件热处理组的职工,却仍然在这种“黑白照片”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着。这些职工每天有近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,每天他们早上六点多就要起床乘车进山,晚上早则七、八点,晚则凌晨十二点甚至一点多才回家。而任务繁忙时,在山里连续一待就是好几天,有时甚至半个月,白天晚上连轴转,遇到双休日和节假日也要全部搭进去。

  常年的山里工作,使大件热处理组的职工承受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牺牲:孩子在城里上学的,每天要急急火火地赶第一班公交回来进山;孩子小的,只能将孩子托付给老人或朋友照顾;老人生病的,不能及时赶回照顾尽一份孝心……

  不仅如此,这些职工还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工作环境和清苦的生活,夏天厂房平均气温接近四十度,靠近产品工作更是烤得满脸发烫;冬天气温常常在零下七、八度,甚至十度以下,生产用水动辄要凿开厚厚的冰层。流经厂区的辋峪河水,尽管遇到多雨或冰雪融化的季节便浑浊不堪,但过去尚能凑合饮用。近些年因上游修建水库,河水一直处于污染状态,别说饮用,就连用河水洗过的软料工服晒干后都会发硬。无奈小组只有从山外购买桶装水用通勤车捎进去,至于洗菜、淘米、做饭用水,小组却要到几里外的村子里拉水解决。他们的厨房,就是厂房地下室废弃的房间,主厨则由班组10多名职工,根据工作情况排班轮流当班……

  刚开始,家属们对于这群抛家舍业的人并不理解,但进山“探班”时,看到山里艰苦的工作环境时,家属们被感动了。“到山里体验后,我才理解了他们这种坚守精神有多么的可贵,与世俗的追名逐利是多么的不一样,”一名职工家属说。

  同事老郭告诉记者,他的妻子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,他最能感受这个集体的艰辛和不易。谁不想照顾妻儿老小、谁不想安逸舒适?但是他们选择了事业,也就选择了奉献。

克艰攻险 永葆本色

  “预防为主、过程控制、关注细节、一次成功”一直是大件热处理组秉承的工作理念。迄今为止,班组已经完成过的热处理产品,力学性能测试一次交验合格率均为100%

  为什么这个远离本部的班组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,能保持如此的业绩?张曦宁介绍说,热处理工序是特种工艺、关键工序,产品最终交付质量,不光取决于每个人的工作质量,设备更是十分关键。作为全院“独生子”大型特种设备,承担全院90%以上大型金属发动机壳体和金属件热处理任务,联合井式电炉机组不容有任何闪失,否则整个科研生产链条将会陷入瘫痪。因此,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就显得异常重要。

  由于联合井式电炉机组已运行30余年,加之近几年来生产任务异常繁重,导致该设备不堪重负,故障频发。有一次,淬火炉内某区炉丝突然发生断裂,而此时后续产品还急等着进行调质热处理,如不及时抢修,整个生产任务将无法按计划节点如期完成,全厂生产大局也将因此受到影响。面对如此情形,在炉内温度还没有完全降下来的时候,大件组的职工便忍受着将近五六十度高温的炙烤,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,站在由天车控制的升吊框中,悬在距地面八、九米高的炉膛里开始了紧张的检修。为避免意外,他们几分钟轮换一班。每次从炉子里出来的人——衣服全部透湿,几乎成了土人,摸摸安全帽——烫的,拽拽焊机电缆——热的。大家连续作战,除了半小时的吃饭时间外,检修工作一直没有停止。他们硬是在常人无法忍受的情况下,抢时间修好了设备。那次检修历时三天,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。回忆起几年前修炉子的场景,时任车间主任,现已退居二线的靳铁军依然是历历在目,感慨万分。

  30多年过去了,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,没想到设备还维护保养得这么好!”一次联合井式电炉机组设计单位人员来该车间时惊奇叹道。

  由于该电炉机组功率大,又超负荷运行,加之电路老化,有一次,负责供电的变压器突然发生燃烧,在此危急关头,班组成员不顾个人安危,冒着烈火随时可能引爆变压器的危险,迅速投入到灭火战斗之中。经过几个小时抢修,避免了灾情扩大,将损失降到了最低。老组长李平波向记者回忆起了当年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。

  几十年来,大件组职工用自己无言的行动,对“特别能吃苦,特别能奉献”精神做出了最好的诠释。

  这里虽然条件艰苦,但和谐融洽的班组氛围却让许多人羡慕不已——晚上连夜加班,当值的往往是组长和男同志,尽量让女职工休息;小组职工生病住院,工作再忙小组也要抽空前往探望,尤其是对家里缺人手的职工,小组更是轮流派人照顾陪护……

  “留守在山里,若是苦了点,可有了融洽的同事关系、温馨的环境,这点苦也就算不得什么了!”班组职工告诉记者。

  “虽然没有其他班组那么大的名气,没有吸引人眼球的班组园地,没有高级别的班组荣誉,但我们不缺少团队的和谐、力量和激情,不缺少对高质量产品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的追求”,现任组长丁勇伟说。

  “有没有动过调到山外工作的念头?”“谁都希望工作条件好一点,谁都希望能常与家人在一起,随时照顾家庭,但只要炉子一天在这里,我们就会一直坚守在这里,就会尽心尽职地将工作做好!……”采访结束时,针对记者的提问,丁勇伟如此回答道。

  随着军工能力建设的推进,未来也许他们会“如愿以偿”地转战到山外,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,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,但记者坚信,这群留守深山的航天人长期形成的“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、攻坚克难”的精神永远不会变。

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
[上一篇]:陕航集团推动市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
[下一篇]:院推进两大产业“单一品牌、多方向发展”品牌战略